巧取深层海水 助力南海开发——南海深层海水取水实验小记
单科
来源:海水之光 发布时间: 2018-07-16
5月1日下午,停泊在南海某处的天龙号科考船后甲板上,我和调查小组以及几名船员在烈日下忙碌着。
“配重挂载。”
“挂载完毕!”
“一号管固定。”
“一号管固定完毕!”
“注意管口探出。”
“管口探出50厘米。”
“绞车就位,开始下放!”
“二号管连接!”
“连接完毕!”
……
一声声简洁的口令过后,长达300m的深层海水抽水实验管道连接完成,犹如一条长蛇,探入深不见底的南海中。
“自吸泵注水完毕,打开电源。”作为抽水实验主要负责人,我信心满满地拧紧自吸泵的注水孔,抬起头对拿着电源开关的水手长说。水手长点了点头,按下手中的开关。“嗡——”自吸泵电机转动起来,混合着气泡的白色水柱在出水管中升了起来。趴在船舷上负责观察的大副说:“抽上来了……50公分了……大概1m了……咦?不动了。”
我赶紧站起来,趴到船舷向下看。抽水管道中的水柱大约提升到距海面1m的位置便不再继续“长高”,即便摇晃的船身将抽水管道拉起又放下,管道里的水柱仍然顽固地拒绝“成长”。
我心里有些隐隐不安,皱起了眉头,回头对水手长说:“先关上电源。”水手长再次按动开关,自吸泵停了下来。抽水管中的水柱落了下去,出水管中的水柱也落回泵里。“再打开电源!”抽水管里的水柱再次升高到距海面1m的位置停了下来。
“看来得再灌点儿水”,我心里暗想。再次关上电源后,我从自吸泵上拧下抽水管的接头,让水手长用水管往里灌了些水,再重新接好。“开泵!”电源接通后,出水管里面的水柱比原来长了不少。张爱君赶紧帮忙举起出水管,把水管里的气泡往外排了排。抽水管里的水柱升高了一些,但慢慢又落了回去,仍然停留在距海面1m的位置。而船舷边上,抽水管道夹层里的一圈圈支撑钢丝,仿佛是瘦弱病人的肋骨,一根根都支了起来。
安全帽下,我额头上冒出的一颗颗汗珠顺着鼻尖和下巴滴落到甲板上,又瞬间被烤干。“早就说了抽不上了嘛,两三百米哪个能抽得上来哟。”这时大副嘴里嘟囔着。我刚想张嘴反驳,但又把话咽了下去,摇了下头,甩掉睫毛上的汗水,慢慢拧开运转着的自吸泵的注水口。“噗噗噗……”,一些气泡冒了出来,水手长拿起水管向里灌起水来。抽水管里的水柱又上升了,还有不到50cm就能翻过大山,顺利抵达自吸泵的进水口了,但水柱顽固地拒绝着,不肯再进一步。
“怎么还不行?”我在裤子上擦了擦潮湿的手心,心想:“你既然不上来,我就过去接你!”于是,我便拧紧注水口,提起自吸泵说:“把泵放到船舷外去,用绳子吊着放到距海面一米以下!我就不信吸不上来!”“太危险了!”水手长反对。“沾到海水会漏电的!”大副也反对。
正在我为难之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王云峰博士走了过来说;“来,先让我看看。”说完他先接过运行着的自吸泵放到甲板上,整理了一下抽水管和出水管,然后把自吸泵侧着放倒。忽然,抽水管里的水柱一下子越过船舷冲了下来,出水管口喷出清澈冰凉的海水,正在出水管口观察的任华峰大声说:“出水了!出水了!”我心里惊叹道:“真的有这么神奇?!”睁大了眼睛,问王博士:“这是为什么?”他却神秘地一笑:“下回告诉你。”
海南绿色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陈启华博士听到出水了,便急忙从前甲板赶了过来,一手拿起出水管,一手伸进喷涌的海水中说:“这就是被誉为‘蓝金’的深层海水啊,这就是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深海技术号召,开发深海新资源的实际行动啊。这个取水技术不复杂,也很实用,再改进一下就更好了。”我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对他说:“深层海水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技术的研究都已经启动了。今天取水的成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在等着我们开发呢!”大家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