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项目“千吨级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示范工程”运行成功
来源:摘自科技部网 发布时间: 2006-04-06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项目——“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示范工程研究”课题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500m3/h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示范工程于2004年7月16日在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碱厂建成投运、并连续稳定运行至今。实现了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化工系统较大规模应用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循环冷却技术迈出了产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在成功完成百吨级海水循环冷却工业试验后,“十五”期间,经过不懈努力和持续攻关,攻克了适用于化工系统、碳钢材质的海水水处理缓蚀剂、阻垢剂、杀生剂和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等关键技术,建成了国内首例化工系统千吨级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示范工程运行期间,技术人员进行了连续半年的运行管理、检测、监测等工作,在保障示范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完成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为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化工、石化等系统的推广应用以及产业化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连续9个多月的运行考核,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自主研制的海水水处理药剂,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腐蚀、污垢、菌藻控制达到淡水循环冷却水国家标准指标;自主设计的海水冷却塔热力性能和飘水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运行良好;生产设备的换热效率提高显著,满足了热季生产的需求,在保证质量同时提高了产量。根据实际运行数据统计,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系统年节约淡水约50万吨,综合运行成本较淡水循环冷却降低近50%;排放的浓缩海水已用于化盐制碱工艺,在实现海水循环冷却“零”排放的同时,年节盐效益达300余万元。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示范工程研究实现三大创新:一是突破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95)规定的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要求的禁区,实现用海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创新;二是突破了海水冷却技术领域金属选材的禁区,实现在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使用普通碳钢的创新;三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比海水直流冷却的排污量减少了95%以上,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了海水冷却技术的环保创新。课题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4项,开发及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等9项,申请的专利3项,正在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关海水循环冷却“三剂一塔”及2500m3/h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示范工程系统优化设计等集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5年5月18日)